close

IMG_4660.JPG

 

到成功人生,過去,我們看到的成功企業家大多專精在某個領域,從無到有的發家致富,但現在,比較難再看到這樣白手起家的成功案例,不是專業不重要了,而是跨領域的專業與經驗更加重要。

 

即便是在那個早期的黃金年代,舉例,電視購物初期,一組10片裝面膜+5瓶2ml精華液可以賣2888元,現在同樣一組商品外加100片面膜居然只喊到990元。

 

一位已經在對岸擁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家,最初創業的時候做的是運動鞋鞋底代工,但結束兵役回來已經跟不上那波台商到大陸設廠的機會,「其實也是沒錢啦!動輒上億元投資額,我哪有這麼多錢啊!」企業家笑道,「我只會賣商品,看好當時保養品的趨勢,主動去談了一個國外品牌代理。」

 

不是沒錢嗎?怎麼能代理?

 

原來企業家先跑去台灣某個保養品品牌廠蹲了半年,等摸熟這個行業的通路與商品特性後,把自己口袋裡的200萬台幣拿出來,先談好代理的條件,再拿著事業計畫去邀朋友集資了3000萬台幣,開始了這個一生的事業。

 

後來呢?後來一路從台灣發展到中國市場,從代理到自己蓋工廠,從保養品跨足保健品、食品,從擦的、抹的、吃的到後來的超跑代理商,現在又開始從代工跨入自己的品牌,經過一個又一個跨領域的專業與經驗。

 

今天要與大家淺聊的就是《易經》裡講的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耶?是不是弄錯了,應該是「物以類聚」吧!沒錯,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後面這句話,喻同類型的人事物會聚集在一起,也挺符合現在經常聽到的磁場說,或是吸引力法則。

 

但在《易經》裡,更精準的講法還包含了「方位」,也就是說,同類型的人事物會因為方位因素而相聚,方位不對,也無法聚在一起。

 

上面那個企業家的例子,原本服兵役前與二位朋友在地下室創業(不是車庫,台灣的車庫可不便宜啊 XD

 

這叫「志同道合」,那奇怪,服完兵役就沒辦法「合在一起」去佛山繼續打拼了?

 

因為方位不對,這個方位需要的資金動能很大,原本合作創業時,這位企業家負責業務開拓,本身倚靠的是「專業」,不是「資金」,也就是木生火的格局,大家在台灣還有機會合作,一旦要跨足到中國大陸,這個銷售的「專業」在當地市場得重頭學起,等於「歸零」的概念,缺了火,木也不足,兩行虛空,根本燒不起來。

 

怎麼辦?只能轉業唄,這也是企業家精神,決不留戀過去的輝煌。

 

看來看去,發現保養品是一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,可是當時還不具備這個行業的know-how,記得嗎?上一篇提到的「概念+執行力」,所以立馬找了一家大品廠去練功夫,並從此展開了上面說的那段發展歷程。

 

要特別提醒,《易經》裡的方位概念同時包含了時間與空間,所以才有八字與八卦的變化意義,時間與空間也是分類與歸類的基本原則,而當中的「分」與「合」就來自於「利」與「害」的考量,有了利害考量也就有了「吉凶」的差別。

 

接著,我們聊「物以群分」,這個「物」不是實體的物,而是「物議」的物,簡單來說就是「看法」和「意見」,除了小到個人的意見,大也可以擴及到一個群體的意見,於是就有了「黨同伐異」,我們這一派和你們那一派的意見之爭,小爭可止於議題討論,大爭就到了政黨的輪替,甚至是國家之間的戰爭。

 

有沒有發現,自古以來,人們就很熱衷於分群,外來的就是異族,在野的就號稱清流,即便同一個宗教裡也分派別、宗別、新教、舊教,歷史上也不缺陣營之間的殺戮、撻伐,於是就產生了「吉」與「凶」。

 

所以完整的講法是【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】。

 

談到「群分」,現在流行抱團合作,包含橫向及垂直的整合,這也是1588期商周主題【未來CEO:造局者】的重要觀點,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企業,就有七家屬於「造局企業」,包含蘋果、谷歌、微軟、亞馬遜、騰訊、臉書、阿里。

 

「造局」就包含時間與空間,在時間上就是方向與佈局,在空間上就是打造生態系統(eco-system),CEO就是負責造局的關鍵人物,因為任何一個「局」都需要發動者,不會有哪一天忽然一覺醒來,一群企業家就莫名其妙跑到某個咖啡廳宣示合作。

 

這個「發起者」一定要提出一個動人的「願景」和「構想」,而且是讓大家都嚮往的「奶與蜜之地」,於是結盟起義,或是共組平台,或是加入陣營,這個過程在《易經》裡就是「乾知大始」,乾為陽,一切變化始於乾卦。

 

「乾知大始」的下一句就是「坤作成物」,坤為陰,是一切變化的基礎,也就系統、制度、平台,如果「發起者」只有概念,只會說出動聽的話,卻拙於行,無法搭建平台,整個局也無法形成。

 

這時候,就要有能夠搭建平台的人,才能將這個願景與構想實現,讓整個局因此成局,舉例,在阿里巴巴,「乾」就是創辦人馬雲,「坤」就是人資副總裁彭蕾。

 

愛吹牛逼的馬雲總是天馬行空、異想天開,但彭蕾總有辦法讓這些「鬼扯蛋」變成了後來的阿里價值、支付寶、螞蟻金服等,可以說,沒有彭蕾,今天的阿里巴巴可能還是個不成氣候的電商。

 

造局容不容易?應該不容易,否則就不會只有上面七家大企業了,造局的訣竅就藏在《易經》裡面,來,我們一起看看【乾以易知,坤以簡能;易知有親,易從有功;有親可久,有功可大】。

簡單來說,造局者要能夠說出大家都聽得懂的「故事」,聽不懂,誰要跟隨你呢?

 

曾經有企業家到書院辦公室來尋求協助,聽了半晌(我通常會靜靜聆聽)還是摸不著頭緒,最後忍不住問了一句:「你到底想做什麼?」「錢不是問題,我要讓台灣年輕人才能發揮所學...」「很好啊!打算怎麼做?」接下來,仍然無法聚焦,我搖搖頭說:「既然錢不是問題,技術、人力也不是問題,那就直接去做就可以啦!」最後,才弄清楚這位仁兄想打造一個直銷平台。

 

哈哈,早說嘛!我不是說「直銷」這件事不好,而是他的態度已經註定這個「局」很難成形,連意圖都不敢說清楚(乾以易知),誰願意跟他去做呢?

 

易知的關鍵在於「有親」,所謂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」,身為造局的領導者,如果不能設身處地站在夥伴的立場來體察,未來合作或是運營起來,必然無法顧慮團隊夥伴的利益,大概連分潤都會斤斤計較吧!

 

所以,從是否「易知」可以看出造局者的能力與格局。

 

換個角度,通常,不願意把事情講清楚,或是把事情弄得很複雜(不是口才問題),一定有某些原因,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案例。

 

這位企業家做事非常積極,執行力又強,凡事劍及履及,但每逢議事,總有地方無法講清楚,或是講不出來為什麼非要那麼做不可,討論決議的事項往往不及他想要做的事項,問起原因,答案也是有講好像沒講,在《易經》裡就是「謀局」而非造局了。

 

不是不能謀局喔,但上面這個例子的企業家,其實原本在團隊裡要扮演的是「成局者」,也就是「坤」的角色,所以任事積極絕對有利於整件事的發展,但如果想謀局,那還不如直接溝通清楚自己的角色,他還是可以扮演「造局者」,只要能提出一個大家都同意的願景,把角色及分工弄清楚就行。

 

成局者的規劃一定不能複雜,系統、制度、流程一旦複雜就會沒有效率,也容易弊病叢生,所以《易經》強調「簡能」,大家才能快速遵循及執行,這就是「易從」了,當大家齊心協力朝目標邁進就容易成功,這就是「有功」了。

 

當一個「局」的主事者做到「有親」,這個事業就有機會長長久久。

 

當一個「局」的成局者做到「有功」,這個事業就有機會成長擴大。

 

有一句台語說:「生意囡歹找(天生的生意人難找)!」不過,看完上面的案例,我比較喜歡「成功一定有方法,失敗一定有原因」,更直白的說,就是《易經》強調的初心與簡單兩件事。

 

哇!好像聊太久了,希望您還沒昏倒 XD

 

顧及然 2018/04/24  台北

國際總裁菁英書院

 

#淺談易經

#生意囡歹找

#從無到有的發家致富

#方以類聚物以群分

#乾知大始坤作成物

#乾以易知坤以簡能

#易知有親易從有功

#有親可久有功可大

arrow
arrow

    顧院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