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1014_誰不想把企業搞大.001  

【誰願意把企業搞大】

我們談了很多新創企業該如何從無到有,如何由小到大的方法,甚至是弱者如何逆襲強者,好像所有大企業都只能等著衰敗,其實,企業由盛而衰不是必然,否則誰願意把企業搞大,對吧!

那麼,維持企業活力、生存力、戰鬥力的關鍵在哪裡呢?關鍵只有一個,一樣得回到企業的領導人身上,過去在鴻海看投資案或是併購案時,郭先生通常會關注的三件事:技術、市場、老闆。

技術很重要,好的技術才會有好的產品(或服務),關乎到這個投資對象的競爭優勢與競爭力;市場在鴻海的定義則是客戶加上產品,有了前面的好技術與好產品(或服務),加上有利基的客戶對象,或是在客戶端具備無可取代的角色,代表這家公司具有扎實地市場性;最後則是回到老闆身上,老闆本身的特質,以及對事業的看法都是我們的關注焦點,而且,可以這麼說,我們會把第三項的「老闆」因素看得比前面兩項更重。

看老闆要看啥?性格、脾氣、手腕、能力、長相、八字...?當然不是,又不是要相親,更不是選女婿,我們同樣看三件事:建組織、定戰略、帶隊伍。

身為一個企業的創辦人、負責人,為什麼叫做企業的「負責人」?就是要負全責,為什麼要負全責?因為是老闆打造了這個企業,並且掌握企業的生死決策,這就叫做「責無旁貸」。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他怎麼組建這支隊伍,隊伍裡面有哪些人?都是些什麼樣學歷、資歷的人?如何分工?看得就是老闆如何集合、整合、融合這幫子的人,這裡面還有經驗化、專業化、知識化、年輕化等四化,經驗來自時間加金錢,專業看的是彈性加完美,知識則是深度與廣度,年輕化要做到賦權、企圖、責任,這些都是鴻海在經營管理上的細節,恐怕一時也談不完。

定戰略看的是格局、佈局、步局,這和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與心態不同,通常企業翻轉、突破的關鍵策略,都是在市場一片渾沌、競爭異常激烈、找不到前例可循的狀況下,這些都不是教科書上、訓練有素的職業經理人可以承擔與面對的,請注意,不是不能處理,而是無法承擔處理的結果。

好,那要如何「定戰略」呢?教科書裡的策略定義非常完整,也提供我們許多的工具去衡量資源、流程、價值等策略要素,這些都是職業經理人可以做的部分,但是說到底,要如何決策呢?郭台銘先生說「策略就是方向、時機、程度」,這三者既是策略的要素,更是「決策」關鍵,市場狀況瞬息萬變,不會因為我們的一次調研分析就可以高枕無憂,而且也不會是百分之百看得清楚,所以郭先生也曾說過,十個經濟學專家當中有十一個不準,要會「抓方向」,依據的就是前面我們曾提過「贏的策略」來思考,就可以找到方向。

帶隊伍也有六個重點,包含預見問題、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、開放的心胸、問與學、對的人擺在對的位子,其實,走筆至此,各位有沒有發現,這是一套非常綿密而實用的經營管理方法,是的,這些都是來自郭台銘先生四十多年的實戰經驗積累,沒有複雜、艱澀、難懂的理論,這也是為什麼一家公司可以走過四十多年的歲月而屹立不搖,持續成長壯大。

更重要的是,在看過很多投資案、與許多新創團隊互動之後,我發現「看老闆」這件事適用在所有的企業,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已經經營數十年的公司,老闆決定一切。

國際總裁菁英書院
顧及然 院長
www.ceo-training-club.com
blog:http://jamesku8.pixnet.net/blo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顧院長 的頭像
    顧院長

    【首富的秘密】 - 顧及然院長說

    顧院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